首页    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注射针    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注射针

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注射针

 

 

 

产品介绍:


 

【产品名称】  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注射针

【结构组成及性能】  

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注射针由金属针头、注射针内管、注射针外管、护套管、注液前手柄、限位卡、注液手柄组成,注液手柄包含手柄连接器和注液口,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。它有不同规格的金属针头,并提供多种针头的伸出长度和外管长度,作用于不同部位。

图1 产品结构示意图

【主要部件材料】  

 

零件名称

注液手柄

注液前手柄

注射针外管

注射针内管

金属针头

手柄连接器

材料名称

聚丙烯

(PP)

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

(ABS)

聚四氟乙烯

(PTFE)

聚丙烯

(PP)

304锈钢

304锈钢

【适用范围】

本器械与内窥镜配套使用,用于在消化道静脉曲张的治疗过程中进行内镜下注射,以及在消化道内的黏膜下注射。

【使用方法】

一、准备工作:
1、无菌包装检查:检查无菌包装是否存在破裂、密封不严或浸水等情况。
2、外观检查:从包装中取出产品,检查注射针外管、注射针内管有无折弯、扭结、破损等情况,检查产品各部件有无脱落、松动、损坏等情况。
3、操作检查:取下限位卡,将注射针外管展开并伸直,模拟使用动作将注液手柄推进注液前手柄,注液手柄推到底的过程中应无阻碍,确认金属针头从注射针外管伸出;将注液手柄回拉到初始位置,确认金属针头完全回缩,无针尖外露。
4、注射检查:参照步骤3操作,推动注液手柄到底,将金属针头从注射针外管伸出。将已经注满药液的注射器与注液口连接,推动注射器活塞排净注射针内管中的空气,直到在针尖处见到药液流出,并确认药液没有从针尖以外的地方漏出。

二、插入内窥镜和注射针:
5、先插入内窥镜,通过内窥镜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,并保持镜头位置。
6、参照步骤3操作,回拉注液手柄到初始位置,确认将金属针头完全收回到注射针外管中,将注射针外管插入到内窥镜钳道孔内,缓慢推进注射针外管,直至注射针外管头端进入到内窥镜视野中。

三、穿刺组织和注入药液
7、将伸出的注射针放到注射部位,目视检查以确认注射针外管头端已伸展到用于注射的适当长度。将注液手柄推进注液前手柄组件,确认金属针头从注射针外管伸出。
警示说明:在进行步骤7操作时,一定要将注液手柄推进到底,以避免金属针头回缩,目的在于确保金属针头安全从注射针外管伸出,避免造成扎入目标组织失败。
8、将金属针头扎入目标组织,推动注射器活塞进行注射操作。
备注:可根据需要重复以上(6-8)步骤进行多次注射操作。
9、完成注射后,从注射部位撤出金属针头。

四、抽出注射针:
10、完成手术后,回拉注液手柄到初始位置,将金属针头完全收回到注射针外管中,将本品从内窥镜中取出。

警示说明:在进行步骤6、9、10操作时,一定要将注液手柄回拉到初始位置,使金属针头完全收回到注射针外管中。进行如上操作的目的在于避免在插入/抽出产品时对内窥镜的损伤,以及金属针头可能骤然伸出内窥镜时对患者造成的损伤,如穿孔、出血或粘膜损伤等。

五、术后器械处理:
11、按照所在机构的生物危险性医疗废弃物品管理规范处理本品。

【注意事项】

  1. 注射针包装破损,严禁使用。
  2. 注射针超过有效期,严禁使用。
  3. 一次性使用,用后销毁,请勿再次灭菌,严禁重复使用。
  4. 必须由接受过内窥镜治疗专业培训的医师操作或在其指导下使用。
  5. 在插入、退出内窥镜前,必须将金属针头收回到注射针外管内,以免损坏内窥镜。
  6. 注射操作过程应在内窥镜视野清晰可见下进行,遇到阻力时需谨慎操作。
  7. 本产品宜选用生理盐水、葡萄糖注射液、血管收缩剂、脱水剂、硬化剂药物进行注射。
  8. 各型号产品推荐配合使用内窥镜钳道的尺寸≥Φ2.8mm。

【禁忌症】

1、对预定注射部位进行内窥镜操作的禁忌症:
     ●严重心、肺、肾、脑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
     ●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检查者
     ●疑有消化道穿孔者
     ●爆发性结肠炎
2、注射治疗的禁忌症,包括但不限于对硬化剂或血管收缩剂过敏的患者。

【不良事件】

潜在并发症包含但不限于:穿孔、出血、感染。

【包装】

产品密封于纸塑袋内,出厂前已使用环氧乙烷灭菌。如果包装打开或损坏,请勿使用。

【贮存、运输条件】

请勿将装有本器械的无菌包装存放在可能被损坏或弄湿的地方,应防止重压,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湿。装有本器械的无菌包装应贮存在相对湿度不超过80%,温度范围为0-30℃的环境内。产品运输时相对湿度应不超过85%,温度范围为-44-55℃。

 

< 返回列表
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注射针
截屏2025-04-2515.48.16

产品详情

相关推荐